索引号: | 773100310/2024-00098 | 成文日期: | 2024-10-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体育局 |
上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州市体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重点,积极放大亚运综合效应,全力打造“体育之城”,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更加凸显。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参观湖州清廉馆、长湖监狱廉政教育基地、专题培训会等系列活动81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刻钟30次,建立科级及以下干部廉政档案113份,排查梳理系统廉政风险点32个。配合纪检组运用“第一种形态”教育管理党员干部5名。市体校支部被评为首批“四强”党支部。
(二)赛事活动更加火热。成功承办浙江省第五届生态运动会开幕式及5项首站赛事、香港明星足球赛、中法名校足球冠军杯、2024中国长三角啦啦操挑战赛、长三角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26项,参与人数达1.7万余人。高质量举办第六届全民健身节、首届“百镇千村万人”篮球联赛、城市运动街头系列挑战赛等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群超28500人,累计辐射人群超1000万。中国名校水上运动公开赛、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等六项赛事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三)体育惠民更加走实。全力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以创促建,积极推动我市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切实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建管用水平,在市人大指导下,全力推进体育健身设施管理立法工作,已形成《湖州市城乡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规定(草案)》,目前正进行合法性审查。推动亚运场地设施惠民开放,累计已开放177天,服务群众17.4万人次。持续实行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周三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26291场次,受益群众101283人次。持续做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与体质健康干预”国家试点,国家级试点南浔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
(四)竞体基础更加扎实。全力保障我市输送运动员韩佳予、季博文代表中国征战巴黎奥运会。夯实竞技体育人才基础,下发《关于跨区县选拔、推荐优秀运动员的通知》,最大化提升运动队的综合实力。大力推动三大球振兴,谋划足球项目“市队联办”工作,探索形成较为完善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的“一条龙”体系。积极释放亚运红利,推进三人篮球国家队基地落户,成功引入高水平三人篮球职业俱乐部。
(五)体育产业更加高质。修订《湖州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和引导市级体育产业发展。成立湖州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研究型、服务型”体育产业研究智库。深化《关于推进湖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意见》,落实八大“体育活力贷”,完成46家单位快速审批,放贷金额近1.5亿元。围绕“跟着赛事去旅行”,指导推荐2024TNF100莫干山越野赛等10家单位申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湖州久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湖州唯一家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六)服务大局更加有为。制定下发《湖州市打造“体育之城”实施意见》,站在全市层面将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举办赛事活动为契机,创新“赛事+旅游+健身+商贸+消费”等体育经济模式,推出“浙北·奥体之夜”“体旅集市”等活动,不断刺激体育消费。《TNF100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带动消费3289万元》《我市冰雪体育项目总营收近2.2亿元创历史新高》《市体育局全力打造“运动不夜城”新场景》等信息获市委、市政府《每日要情》录用批示。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湖州体育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地市体育局长半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后亚运综合效应,全力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在锻造过硬体育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建设一支堪当高水平现代化体育强市重任的干部队伍。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利用好党纪学习教育一刻钟、南太湖体育大讲堂、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等学习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具有体育特色的个性化指标体系。二是纵深推进清廉体育建设。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加大警示教育的力度。围绕赛事活动、体育彩票、工程建设等12个领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建立规范的监督运行体系。三是打造政治过硬的体育干部队伍。深化“青蓝同行”导师帮带制,“项目首席负责制”,把从严监管和激励担当统一起来,推动干部“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干事能成事”。
(二)强化赛事赋能,在做大做强赛事经济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放大亚运辐射效应,积极举办和承办大型赛事活动,让更好的赛事“留下来”,让赛事经济“燃起来”。一是高质量办好重大赛事活动。树立“以赛引赛、以赛养赛、以赛兴城”思维,举办好2024湖州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2024年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二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赛事合作交流。以沪苏湖高铁开通为契机,与上海静安区体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与苏州等地就特色体育赛事进行深入交流合作。三是举办符合城市特质的赛事活动。办好城市运动街头系列挑战赛、“两山”山地户外多项赛等赛事活动,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树立“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打造溇港风情、原乡寻茶、户外越野等6条线路产品。办好“环浙步道”系列赛事活动。
(三)强化体育惠民,在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湖州市区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确保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全力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对照创建工作方案各项指标,因地制宜,体现湖州特色。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形成全民参创的鲜明导向和良好风尚。二是全力推进城乡体育设施立法工作。组织开展专家论证,形成合法性审查报告,计划于7月底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同市司法局对《规定(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一审前各流程及时到位,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出台。三是全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力争9月前完成场地设施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公众开放。持续推进千场周三免费开放、万人“五进”公益大培训、百万级“我是体育委员”平台直播,全年开展指导服务50000人次以上。做好全民健身日等赛事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四是全力形成体卫融合标志性成果。着力完善“体卫融合”健康服务体系,指导南浔区加快国家级运动健康中心试点运营管理。做好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工作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五是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协会党组织建设,力争实现体育社团党建“全覆盖”。推进“一会一品”和体育单项协会建设,新增5A协会1家,3A级以上市级体育社团覆盖率达70%以上。
(四)强化争光意识,在全力备战参赛上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加大后备人才的输送力度,力争巴黎奥运会创造新辉煌。一是做好训练备战工作的落实。认真组队参加省级赛事,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加强对各业余训练单位跟踪指导,抢抓9月份运动员注册。加强与省级训练单位协调,指导各训练单位落实输送金牌、安置金牌。二是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深入研究足球事业发展路径,探索市、区县、各级体校与普通中小学联办足球队的方法,努力打通体育特长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升学通道。全年创成省市基地学校不少于6所。三是抓好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全面开展“赛风赛纪整治年”教育整治工作,严格落实赛风赛纪及赛事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不发生赛事安全和各类舆论事件。
(五)强化产业创新,在激发主体动能上实现新突破。优化产业布局,实施“1259”平台创建计划,高质量建成889.76公里“环浙步道”。一是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制定出台《湖州市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行动纲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体育主题银行”“政银企”新模式。积极发挥市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优势,探索开展产业类项目研究。二是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启动体育产业强区县(乡镇)3年培育计划。做好第三批省级运动休闲基地认定。强化产业统计,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做好产业机构名录库管理维护。三是着力加大孵化招引。派专人加入市服务业招商中心招商引才特战工作,致力把好的体育项目引进来。以区县为单位编制《体育产业招商指导目录》,打造区县体育产业聚集区。四是着力强化体育市场监管。强化体育类经营项目底数摸排和安全检查,落实体育“双减”工作,建立体育培训机构“白名单”并定期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