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湖州市打造“体育之城”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6-26

 各区县文广旅体局、南太湖新区旅发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为充分发挥后亚运综合效应,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助推“六个新湖州”和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请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湖州市体育局

                            2024年6月19日


    湖州市打造“体育之城”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后亚运综合效应,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助推“六个新湖州”和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湖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湖州市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为总框架,通过全力打造湖州“体育之城”,使我市体育事业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场地设施更加全面、体育科技更加前沿、群众体育更加繁荣、竞技体育更加优秀、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体育社团更加活跃、对外交流更加广泛、队伍形象更加良好,全市体育工作呈现出全领域、全方面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任务

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突出“现代化、标准化”,全力打造三位一体、基础一流的体育“示范之城”。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争一流、走前列”的目标要求,强化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形成中心城区、六大区县、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为体育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1.全力构建中心城区“五大基地”。充分利用中心城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工作,打造中心城区各具特色的体育优质资源集群。在城东,要以西山漾为核心,以皮划艇、赛艇等运动为主打,全力打造湖东水上运动基地;在城北,要以南太湖风情带为依托,持续围绕“极限之都 户外天堂”品牌构建,全力打造南太湖滨湖极限运动基地;在城中心,要以各大体育场馆为卖点,将奥体中心、湖州市体育馆、湖州市网球中心等大型场馆整合成为场馆集群,大力引进高端赛事,全力打造仁皇山高端赛事基地;在城西南,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以年轻人为主体,全力打造“西塞山活力运动基地”;在老城区,要以全民健身中心为核心,依托学术机构、医院资源,全力打造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和体育健康医养基地。

2.加快打造区县特色“六大板块”。根据各区县特色资源,注重差异化发展,加强各区县体育发展区域体育产业政策衔接,制定区域特色发展规划。吴兴区板块要依托西山漾“绿色走廊”,构建亲民多元的体育综合服务业态;南浔区板块要借助古镇原始风貌,发展古朴特色的水上休闲运动业态;德清县板块要以户外综合体为平台,深耕户外体验、赛事参与为主题的户外休闲运动业态;长兴县板块要以体育赛事为媒介,以龙之梦等大型综合体为平台,创建文体旅融合的现代化赛事表演与休闲体验业态;安吉县板块要持续围绕“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山地休闲运动业态;南太湖新区板块要紧密依靠太湖南岸资源,打造滨湖极限运动集聚业态。

3.着力健全体育工作“四大体系”。不断健全“四大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强化示范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着力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建管用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同时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打造体卫融合标志性成果,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科学调整业训布局,推动省市合作和市区(县)联动,创新社会力量办队新模式,不断提升竞技综合实力和为市争光水平,打造具有湖州比较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体系;积极发挥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着力发展赛事经济,加大招商力度,丰富体育产业类别,完善体育产业链,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省级,稳步扩大健身消费,形成产业规模和消费水平双突出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通过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和高质量的赛事组织,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引进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赛事,谋划打造具有湖州城市影响力的赛事IP,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体系。 

(二)突出“品质化、特色化”,全力打造品牌显著、管理规范的体育“赛会之城”。体育赛事活动是展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服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借协办亚运东风,我市将着力提升赛事品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奔赴“赛会之城”目标。

1.推进体育赛事活动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以户外赛事为主导,以青少年阳光赛事、俱乐部职业赛事、长三角区域赛事为基础,深挖我市赛事潜力,完善赛事体系布局。实施高水平赛事引进工程。根据我市场馆设施现状,争取引进2-3项国际、国内有市场效应、有长期承办潜力的单项体育顶级赛事落户湖州,满足群众观赏高水平赛事的需求。探索区域赛事一体化发展模式。积极融入区域体育发展大格局,举办长三角、环太湖系列赛事活动,将体育赛事作为区域内城市宣传、资源互换的有效桥梁。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推动赛事市场化发展,鼓励市场主体着眼群众需求,举办诸如小小篮球赛、游泳赛、轮滑、钓鱼等富有浓厚群众基础且极具市场活力的群众赛事。2024年计划举办市级以上赛事203项。

2.推进城市赛事品牌向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立足太湖南岸、莫干山、西山漾、东苕溪、运河水道等自然资源优势,发挥长三角中心区位优势,培育符合湖州特色的城市赛事品牌。形成“一区三带”赛事布局。协同打造南太湖滨湖运动集聚区、西部户外休闲运动带、东部水乡休闲运动带、浙北山地休闲运动带的“一区三带”布局,优先发展山地户外、路跑、水上、冰雪等户外赛事活动。精准打造自主IP系列赛事。形成一区(县)一品牌的赛事格局,持续拓展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湖州赛区)、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山川“两山”山地户外多项赛等现有品牌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有10项赛事入围《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持续争创赛事集聚县。支持区县挖掘当地特色并争取省内赛事资源,发展符合城市气质、展现湖州山风貌、人文雅韵、青创活力的新兴赛事,积极创建赛事集聚平台,助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融合发展,形成以体育赛事集聚为影响力的县域体育特色品牌。

3.推进体育赛事管理向市场化、创新化发展。全面规范赛事活动的举办组织,坚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体育赛事活动服务。加强赛事活动的监管。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赛事管理的要求,规范赛事申报、审批、组织流程,重点抓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和赛风赛纪,强化赛事的舆情管控。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熔断”机制,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推动赛事市场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扶持本土专业办赛机构,引导和支持小微赛事公司举办市场化程度高、普及性广的体育赛事。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积极举办群众性、社会化体育赛事,提高赛事活动服务供给水平。探索体育赛事“一站式”服务应用。将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全部纳入线上管理板块,实现赛事活动管理的数字化、一体化。培育本土办赛机构,依托大型赛事办赛经验探索建立体育、公安、卫生、应急等多部门“一站式”服务机制,协调赛事重大事项,一赛一议、专项专议,保障赛事有序运作。

4.推进业训赛事布局向基础化、平台化发展。统筹安排全市青少年赛事活动,提升青少年赛事品质,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运动训练,以训引赛,以赛促训。借力业训布局,强化以训引赛。围绕湖州业余训练项目布局,充分发挥各项目现有场地、教练员、裁判员的主位优势,积极承办国家、省市计划内与之相对应的竞技类赛事,促成业训与赛事的良性互动。丰富赛事活动,强化以赛促训。在现有阳光赛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市、区三级阳光赛事体系,每年举办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比赛不少于20项。充分优化赛事项目、参赛形式和竞赛规则,让更多新兴、优质运动项目进校园,发挥青少年阳光赛事选材育苗的基础性作用。依托赛事平台,拓宽业训布局。坚持举全市之力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开放办体育。鼓励符合标准的社会力量开办运动项目培训、承办各类青少年赛事活动;加大社会力量办体育扶持力度,提高社会组织的赛事服务供给水平,让全市青少年有更广泛的机会参与运动竞赛,扩大体育后备人才的蓄水池。

(三)突出“精细化、多样化”,全力打造大众参与、全民跃动的体育“惠民之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举办更多的标志性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贯通,办好百镇千村万人篮球赛,打造属于湖州的“村BA”;引入全新的城市街头系列赛,打造体育城市小场景。打响全民健身IP赛事。办好市运动会、全民健身节、体育社团嘉年华、“我们的村运”等活动,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1500场次,参与人次不少于30万人。打造区域性品牌群体赛事。鼓励各区县充分挖掘本地赛事特色,整合区域赛事资源,形成“一区(县)多品、一乡镇(街道)一赛、一社区(村)一会”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推动体育项目多元供给。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湖州市“环浙步道”建设工作的通知》,完成800余公里步道建设(湖州段)任务,进一步拓展户外健身新场景。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操、游泳、路跑等群众体育项目;传承推广吴兴风筝、南浔练市船拳、德清木兰扇、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鼓励发展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冰雪运动、房车露营等消费引领的绿色运动项目。支持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2.构建更方便的群众身边10分钟健身圈。加快构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到202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继续达到3.6平方米,全民健身发展指数保持全省前列。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提质增量工程。每年新建或改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不少于80处,重点支持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公共体育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足球场(笼式足球场)、健身步道、 户外运动公共设施等建设,推广“公园绿地+体育”“廊道+体育”“商场+体育”等新模式;推动未来社区、美丽乡村体育设施建设,高质量实现城镇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积极盘活存量体育场地资源。落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应放尽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共享,力争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达100%,到2024年,市级及区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各15家,即90家,到2025年再各增加15家,即180家。加快构建10分钟健身圈城乡全覆盖。全力破解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全面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服务水平,实施体育设施节能降本改造和迭代更新。

3.打造更便民的群众公益服务体系。聚焦群众健身、活动、培训需求,立足体育便民惠民,推动全民健身公益服务常态化开展。扩大公益品牌效力。结合群众健身需求,持续做深做精“周三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体育365·天天来健身”等全民健身公益品牌活动影响力。加强“两员”队伍建设。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精英计划”,推广基层“体育委员”工作制度,配齐建强基层体育工作队伍,打通体育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线下与线上结合,推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城乡赛事活动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指导城乡居民科学健身,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4.建立更科学的国民体质检测体系。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提供标准化的体质监测服务,推广个人健康档案和运动处方服务。实施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等级标准,积极宣传推广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做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活动,不断提升国民体质监测和达标测试的覆盖率、合格率和优良率,力争2025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6%。

5.发展更具活力的群众体育健身组织。持续完善市、区体育总会组织,形成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有序发展。推动各社会组织朝着更加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方向迈进,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市、区县“1+25”模式(1个体育总会,25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乡镇(街道)“1+8”模式(1个体育总会分会,8个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指数合格率达到90%以上,3A级以上的体育社会组织覆盖率达到70%以上。扶持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的体育健身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重点支持,鼓励基层体育健身组织承接符合社区居民健身需求的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四)突出“精品化、市场化”,全力打造业态丰富、流量鲜明的体育“产业之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运动休闲为核心的户外运动产业,进一步导入市场元素,健全体育全产业链条,为打响“极限之都 户外天堂”品牌赋能。

1.完善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的体育产业结构。以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技术为引领,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坚持“办赛兴城惠民”理念,持续举办好湖州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精品赛事,支持区县举办特色赛事活动。积极发展职业赛事,加大对湖州朱雀篮球俱乐部、德清普徕篮球俱乐部等职业俱乐部的支持力度。完善赛事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力量办好体育赛事。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培育国家、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等,充分利用“环浙步道”建设成果,打造不少于6条精品运动线路产品。加快发展冰雪、山地户外、航空等具有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依托云上草原滑雪场、龙之梦冰雪世界等资源,将体验冰雪运动作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兴亮点,着力构建极限运动长期引领、冰雪运动点状示范、山地户外广泛普及、航空汽摩锦上添花、水乡传统特色明显、各类项目竞相发展的户外运动新格局。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加大体育企业培育力度,聚焦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批体育领域“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积极研发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可穿戴的运动装备等新兴产品。积极发挥体育产业联合会力量,整合企业优质资源,推动体育产业内外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培育规模齐全、市场活跃的体育产业主体。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深化落实“八条意见”,扶持企业成长。探索建立“体育主题银行”,深化落实八大“体育活力贷”,建立政企银长效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出台《湖州市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行动纲要》,进一步统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落实体育产业培育行动。出台“湖州市体育产业强区县(乡镇街道)培育计划”,培育体育产业强区(县)3个、优秀乡镇(街道)15个,着力拓展一批业态复合、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高质量产业载体。探索打造体育产业孵化园。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关联化”的思路,支持区县依托现有园区基础,结合运动休闲乡镇培育,聚集运动器材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速产业资源串珠成链。

3.发展依山靠水、特色鲜明的体育赛事经济。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赛事,通过“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以赛兴城。持续放大亚运辐射效应。充分利用亚运资源的红利,乘势而上,综合利用德清三人篮球馆、排球馆等亚运场馆,引入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吸引社会优质赛事资源入驻湖州,引燃赛事激情,以赛兴城。围绕“浙北·奥体之夜”主题,最大限度地引入如电竞、飞盘、橄榄球露营等运动休闲活动,丰富体育消费行为。深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体育+”和“+体育”战略,与文化、旅游、商贸、农特部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引导建设一批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旅游休闲目的地,结合重大赛事、特色赛事,培育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开创体育消费新场景。扩大赛事溢出效应。积极对接国内口碑良好的体育中介市场,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知名体育品牌赛事,打造基于赛事的新经济模式,放大赛事经济对资源和市场的整合力、对品牌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大力引入职业体育俱乐部进驻湖州,通过举办职业联赛,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赛事体系,持续扩大赛事经济社会效益。

4.健全立足尖端、服务市场的体育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着力构建立体式、全链条的人才工作新体系。加强体育产业人才交流合作。鼓励和吸引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等体育名人来湖州创新创业,引进和培养体育人才,组建核心团队。引进高端体育经纪队伍,培养一批体育、会经营、有创意、善营销的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借助“520湖州人才日”等招才引智整体措施,将体育专业人才吸引进来,帮助企业与人才精准匹配,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竞技体育人才引育。加快湖州本土运动员的培养,特别是场地自行车、射击等优势项目,积极向国家队、省队输送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加大体育人才认定,对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奖牌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国家级运动健将、国际级裁判员等体育类人才,由组织部人才办依据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将其纳入湖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强化体育从业人员再教育。加强与本地高校合作,成立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鼓励和支持高校增设体育从业人员再教育课程,通过降低入学门槛、灵活授课方式、优惠培训费用等措施,为基层体育工作者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体育人才。

(五)突出“一体化、融合化”,全力打造多方并联、业态共生的体育“创新之城”。推动体育由单一化向复合融合化发展,促进各类业态的融合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强化“体育+智能”,加大体育数字化行业创新与监管。构建数字体育整体智治体系,促进体育管理模式重塑。打造统一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菜单式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体育领域“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码”迭代升级,打造个人“生态体育运动银行”和“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实现全民健身一码通行,形成全民智慧健身支撑体系。优化湖州市全民健身地图,配合省体育局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和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到2025年,全民健身领域核心业务基本实现数字化。

2.强化“体育+文旅”,开辟“一人参赛多人旅游”新路径。构建中心城区“五大基地”和区县特色“六大板块”,通过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和高质量赛事组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湖州IP赛事,吸引全国的户外爱好者认识湖州、消费湖州,让赛事成为集聚旅游人气的“吸铁石”、“放大器”。依托黄浦江源、莫干山、太湖等名山名水资源,引进滑雪滑板、飞拉达、滑翔、攀岩、丛林滑索等新兴业态,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打造运动主题型休闲旅游胜地,让文旅场景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办赛事,发挥湖州山水资源禀赋,举办湖州马拉松赛、国际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长三角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等品牌赛事,谋划开展“环浙步道”系列赛事活动,让赛事更具地域特色、地方气质,让赛事“流量”变文旅“增量”。

3.强化“体育+教育”,探索体教融合社会发展新尝试。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动体教融合的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竞技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持续创建省、市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助力打造体育特色学校。探索市、区县、各级体校与普通中小学联办运动队模式,努力打通体育特长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通道,形成通畅的一条龙训练、升学体系。持续推动在普通中小学校设置并招聘体育教练员岗位,做好优秀教练员的选聘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与服务水平,推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纳管。

4.强化“体育+卫生”,打造运动促进健康一体化新模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分级建设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科学健身门诊。推进慢性病防治及运动干预项目,建立运动处方库。提升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南浔区国家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运用好“体医融合”数字平台,形成可复制可粘贴可推广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体卫融合人员交叉培训,编制运动预防慢病技术指南,将国民体质监测纳入健康体检范围。

5.强化“体育+生态”,凸显体育助力乡村共富新亮点。以运动休闲乡镇创建为抓手,引导各乡镇依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运动休闲产业,配置高端露营、户外亲子乐园、山地自行车等运动休闲项目,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感,同时吸纳更多周边村民就业创业。鼓励和指导乡村举办气质相宜的特色体育赛事,如举办趣味运动会、户外拓展、定向越野、垂钓等,让赛事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让民宿、农家乐的生意也更红火,推动乡村旅游从景色“好看”到运动“好玩”,再到富民“好赚”。

三、保障措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立打造“体育之城”领导小组,定期召集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打造“体育之城”的统筹推进。强化市、区县两级政府的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工作合力。加大市、区县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育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宣传报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政企社全员参与,合力推进“体育之城”建设的浓厚氛围。

 

 

 

 

 

 

湖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4年6月20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