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冬奥会及多项国内国际冰雪赛事的成功举办,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实现历史性跨越,冰雪经济也随之增长。 冰雪经济跃上新高度
冰雪经济在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得益于基础设施加速完善、赛事供给持续丰富及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远超部分传统行业增速。
冰雪消费成为年轻人与家庭休闲娱乐的新选择,在冰雪旅游领域尤为突出。2024—2025冰雪季,我国已举办包括亚冬会在内的58项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超1.9亿人次,同比增长22.8%,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五地雪场的流量超过7600万人次,广东、四川两个南方省份的滑雪场场均客流居全国前两位,分别达到44万人次、38万人次,来自境外的滑雪爱好者总人次同比增长30.2%。全国滑雪场内相关消费超350亿元,助力冰雪经济跃上新高度。
“三驾马车”激活冰雪经济
亚冬会期间,北京游客王虹体验了哈尔滨的冰雪之旅。滑雪后,她品尝了鲜酿格瓦斯和马迭尔冰棍,还买了大列巴。漫步哈尔滨中央大街,她欣赏冰雕雪雕,感受欧式风情,品尝地道美食,尽享独特的冰雪文化氛围。“新政策、新业态、新技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推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在政策红利下,各地冰雪度假区、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消费集聚效应显著。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科技为冰雪产业添翼,冰雪消费内涵丰富,产业繁荣景象尽显。”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表示。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对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释放政策红利。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建设冰雪度假区、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加速消费集聚效应的形成。同时,滑雪装备、主题文创、冰雪培训等衍生消费也快速增长,形成冰雪消费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此外,“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丰富了冰雪旅游的内涵,还提升了冰雪消费的附加值。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进一步丰富“冰雪运动+”业态。
在科技赋能推动下,冰雪消费增长势头强劲。东北三省、河北、新疆等传统北方冰雪市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持续发力冰雪消费市场。南方地区则通过室内冰场、旱雪技术等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冰雪场馆运营、装备体验等领域的逐步应用,为冰雪消费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智能滑雪模拟器、VR冰雪游戏等新型消费场景的出现,既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趣味性,也促进了冰雪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冰雪运动+”引领新发展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笑宇表示:“致力于深化‘冰雪运动+’趋势,我国将不断加强多业态融合与多链条协同,如文体旅融合路径的赛事吸引、文化赋能、旅游消费。”以此为契机,力求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金山银山。在此进程中,冰雪文化蓬勃发展,多地相继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品牌,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冰雪主题活动。
同时,冰雪装备产业也不断创新升级,国内品牌如滑雪板、碳纤维滑雪头盔等在国际赛事上亮相,彰显中国冰雪装备产业的雄厚实力。
王笑宇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冰雪消费初级阶段,主要以冰雪观光为主。”展望未来,我国冰雪消费将向主题多元化发展,形成“冰雪运动+”的更多消费模式,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冰雪运动+”正成为驱动冰雪经济的新引擎。在国家政策与产品供给等红利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冰雪消费展现出蓬勃生机,朝着2030年1.5万亿元的目标稳步前进。(转自3月13日《中国体育报》01版)
4015546-3205-6-产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