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湖州市体育系统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4-09


 

各区县文广旅体局、南太湖新区旅发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湖州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湖州市体育局

2024年3月29日

 

 

湖州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进一步夯实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浙江省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要求,市体育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体系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紧盯体育领域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排险除患、科技攻坚、工程治理、管理提质,全力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整治和应急逃生能力,有效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推动体育领域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通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基本建立起适应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规范有序,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体育场馆及设备设施符合标准规范,安全基础不断牢固;各级体育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事故隐患辨识、排查能力及执法意愿全面增强;持续开展体育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动态清零,实行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我市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本轮三年行动方案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隐患排查、整改整治、建章立制、巡查督查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二、工作体系

(一)强化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和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以赛事活动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为基点,做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和重大赛事的赛前安全风险精细化评估,构建包括安全风险应对机制、安全风险应急方案和风险熔断机制等流程化、科学化的安全风险防控链条,加强对赛事活动赛前、赛中、赛后的服务与管理,建立体育部门与有关部门的会商协同机制,开展跨部门综合研判、联合查处,压实体育活动场所运营者、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安全监管、严格许可条件及程序,做好宣贯培训。严格执行重大赛事安全评估制度,安全评估率达到100%。全面梳理汇总我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影响,为安全规范办赛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和运营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落细落地。

(二)加强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安全风险防范。开展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推动体育场馆建立健全场馆运营安全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安全运营监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场馆结构和器材设施的安全评估。联合市平安办,开展“平安体育场馆”创建工作。强化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配合做好用作体育活动场所建筑的安全管理,以及消防、用电和燃气安全整治。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预警和研判,果断采取暂停、延期、闭馆等措施,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的安全检查,特别是场馆开放中消防设施、应急设施和疏散系统等情况。每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不少于4次,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

(三)加强训练单位、训练基地和各级各类体校安全管理。加强运动员教练员公寓、训练场地和学习教室的消防管理,严格按消防标准配备相应设施设备,确保防火通道、消防设施、器材和工具正常使用。重点检查运动员公寓是否存在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使用大功率电器、电热毯,炉火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是否采取防火隔热措施等情况。加强运动员和后勤人员、临聘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每季度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年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力争做到“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强化反兴奋剂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确保“零出现”。

(四)完善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深入研究体育系统安全生产规律和问题,细化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探索体育项目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运动项目技术技能、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方面体育标准的执行,在标准制执行过程中明确提出安全要求。建立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五)建立健全重大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巩固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成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带队开展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全市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单位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季开展1次消防演练,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前必须100%开展安全评估,完善并落实覆盖生产经营单位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互联网+监管”等方式,督促各级体育部门建立完善对重大隐患治理的督办制度,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

(六)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和销售安全监管。认真梳理体育彩票发行和销售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从源头加强治理,发现的风险隐患,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夯实监管机制。全市体育彩票代销点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严禁互联网销售、赊销、违规宣传,将购彩引发的社会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七)完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体系。严查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风险隐患,特别是消防安全隐患,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联合教育、文广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重大隐患和不符合安全经营要求的,机构立即停业整顿,建立健全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培训机构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季开展1次消防演练、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

(八)提升安全监管人员能力。重点围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安全监管指导,区(县)体育部门每年开展安全宣传培训不少于2次,市体育局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全市范围的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体育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和典型案例报送制度,建立完善体育领域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充分发动从业人员和群众早发现及时举报或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和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政策体系

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我市发展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制定修改废止一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优化完善健全一批技术标准,建立修订一批政策制度,夯实安全生产政策根基。

(一)规范性文件。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民健身条例》,根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法规规章,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法制保障。

(二)标准规范。根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结合省局拟推动出台的《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和《浙江省全地形车、新西兰滑板车、摩托艇等旅游新业态项目(体育类)标准》等规范文件,着力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

(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湖州市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湖州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适时印发《湖州市体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体育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展联合行动,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压紧压实“四方责任”。

四、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县)体育部门和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要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列入年度重点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研究管辖区域和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调研督导,全力推动治本攻坚行动,抓好具体措施落实落地。

(二)强化统筹推进。对照体育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地、本单位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靠近谁负责”要求,明确职责任务,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监管执法、示范帮扶等方面强化治本攻坚工作。

(三)强化督导检查。跟踪开展治本攻坚工作效果评估,常态化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市体育局将适时开展督促指导和检查调研,强化整改督办、责任倒查等工作,正向激励与严格问责并重,推动落实属地安全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对安全隐患突出问题,视情进行挂牌督办,倒逼整改责任落实,确保体育领域治本攻坚行动落地见效。

 

附件:湖州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计划表

 

(联系人:钟卫峰,0572-2038269)

 

 

 

 


附件:

 

湖州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计划表




任务

举措

责任区分

时限

(一)强化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1.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和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以赛事活动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为基点,做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和重大赛事的赛前安全风险精细化评估。

训竞处

2024年12月前,建立有关制度,并贯穿全程。

2.构建包括安全风险应对机制、安全风险应急方案和风险熔断机制等流程化、科学化的安全风险防控链条,加强对赛事活动赛前、赛中、赛后的服务与管理。

训竞处

3.建立体育部门与有关部门的会商协同机制,开展跨部门综合研判、联合查处,压实体育活动场所运营者、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安全管理责任。

办公室(产业处)

4.加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安全监管、严格许可条件及程序,做好宣贯培训。

训竞处

5.全面梳理汇总我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影响,为安全规范办赛提供参考依据,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和运营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落细落地。

群体处

(二)加强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安全风险防范

1.开展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推动体育场馆建立健全场馆运营安全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市体育中心

贯穿全程,定期实施。

2.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安全运营监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场馆结构和器材设施的安全评估。

市体育中心

3.联合市平安办,开展“平安体育场馆”创建工作。

办公室

4.强化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配合做好用作体育活动场所建筑的安全管理,以及消防、用电和燃气安全整治。

市体育中心

5.加强极端天气条件下,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预警和研判,果断采取暂停、延期、闭馆等措施,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市体育中心

6.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的安全检查,特别是场馆开放中消防设施、应急设施和疏散系统等情况。每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不少于4次,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

市体育中心

(三)加强训练单位、训练基地和各级各类体校安全管理。

1.加强运动员教练员公寓、训练场地和学习教室的消防管理,严格按消防标准配备相应设施设备,确保防火通道、消防设施、器材和工具正常使用。重点检查运动员公寓是否存在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使用大功率电器、电热毯,炉火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是否采取防火隔热措施等情况。

各级体校

定期组织,重点抽查。

2.加强运动员和后勤人员、临聘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每季度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年开展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不少于2次,力争做到“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

各级体校

3.强化反兴奋剂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确保“零出现”。

训竞处

(四)完善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深入研究体育系统安全生产规律和问题,细化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探索体育项目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运动项目技术技能、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方面体育标准的执行,在标准制执行过程中明确提出安全要求。

办公室(产业处)

群体处

2025年

2.建立体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办公室

(五)建立健全重大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

1.巩固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成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带队开展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全市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单位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季开展1次消防演练,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

办公室(产业处)

贯穿全程

随机抽查

2.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前必须100%开展安全评估,完善并落实覆盖生产经营单位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训竞处

3.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互联网+监管”等方式,督促各级体育部门建立完善对重大隐患治理的督办制度,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

办公室

(六)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和销售安全监管

1.认真梳理体育彩票发行和销售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从源头加强治理,发现的风险隐患,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夯实监管机制。

2.全市体育彩票代销点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

3.严禁互联网销售、赊销、违规宣传,将购彩引发的社会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市体彩中心

定期组织

(七)完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体系

1.严查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风险隐患,特别是消防安全隐患,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

办公室(产业处)

市产竞中心

定期组织

随机抽查

2.联合教育、文广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重大隐患和不符合安全经营要求的,机构立即停业整顿,建立健全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体系和制度

3.培训机构每月开展1次隐患排查、每季开展1次消防演练、每年开展1次安全培训。

(八)提升安全监管人员能力

1.重点围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安全监管指导,区(县)体育部门每年开展安全宣传培训不少于2次;市体育局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全市范围的业务培训。

办公室(产业处)

市产竞中心

贯穿全程

定期组织

2.建立健全体育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和典型案例报送制度,建立完善体育领域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充分发动从业人员和群众早发现及时举报或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和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办公室

备注:各区县体育部门负责本地区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以上工作都需要各区县体育部门参与,工作职责不再单独列出,请结合各区县工作实际,分别做好职责划分。

 


 

湖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4年3月29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